- 包装方式:单件包装
- 主要用途:工业电气设备
- 铁芯类型:其他
- 导线类型:其他
Automation 2000 DGPT2-BT 附带适应环境温度低于-20°C详细资料
Automation 2000 DGPT2-BT 是 DGPT2 系列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模块中专为低温环境(≤-20°C)优化设计的压力监测与保护模块。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材料、结构与功能的针对性改进,解决了传统气体绝缘设备在极寒环境下因气体收缩、材料脆化、密封失效等问题导致的监测失效或保护误动作,适用于我国北方寒区变电站、高海拔冻土地区、极地科考站配电系统等对低温适应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一、产品定位与设计挑战
DGPT2-BT 的定位是“极寒环境下高可靠性气体绝缘设备智能监测模块”,其设计需直面三大低温环境挑战:
气体特性变化:低温下绝缘气体(如SF?)压力随温度降低而收缩(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能导致压力误报(如正常压力被误判为泄漏);
材料脆化风险:传统金属膜片、密封件(如橡胶O型圈)在-20°C以下易发生低温脆化,导致机械强度下降或密封失效;
电子元件失效:普通电子电路(如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在低温下可能出现信号漂移、电容容值变化或焊点开裂,影响监测精度与控制可靠性。
DGPT2-BT 通过“材料低温强化+结构防泄漏设计+智能温度补偿”三重技术路径,系统性解决了上述问题,确保在-40°C至-20°C的极寒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
二、低温适应性核心技术设计
DGPT2-BT 的低温适应能力源于以下关键技术改进:
1. 低温材料体系:抗脆化与高韧性
金属部件:压力敏感元件(如膜片、波纹管)采用低温合金钢(如304L不锈钢)或钛合金,其屈服强度在-40°C下仅下降5%(普通碳钢下降约20%),同时保持良好延展性(延伸率≥25%),避免低温下脆性断裂;
密封件:传统橡胶O型圈在-20°C以下易硬化开裂,DGPT2-BT 改用氟硅橡胶(FKM)或全氟醚橡胶(FFK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至-60°C,-40°C下仍保持弹性(压缩变形≤10%),年泄漏率≤0.3%(行业标准通常为1%);
结构件:外壳与安装支架采用铝合金(如6061-T6),其低温下无磁性且热膨胀系数与气室内壁匹配,减少因热胀冷缩导致的结构应力开裂风险。
2. 防泄漏密封结构:多重屏障设计
低温环境下,气体分子热运动减弱,泄漏风险更高。DGPT2-BT 采用“双道密封+金属波纹管”复合密封方案:
道密封:气室与压力敏感单元接口处采用金属波纹管(不锈钢材质),利用波纹管的弹性变形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向位移,同时隔绝外部低温环境与内部气室的直接接触;
第二道密封:模块外壳拼接处采用激光焊接+氟橡胶密封胶双重密封,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母材的90%,密封胶在-40°C下仍保持粘弹性(剪切强度≥2MPa),彻底杜绝低温下气体渗漏。
3. 智能温度补偿:消除压力测量误差
低温下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干扰是传统监测设备的核心痛点。DGPT2-BT 集成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精度±0.5°C)与压力-温度补偿算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精准测量:
实时温度采集:温度传感器嵌入气室壁附近,实时监测气室气体温度;
动态压力修正: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结合气体种类(如SF?、C?F?N混合气体)的膨胀系数,对压力传感器原始信号进行温度补偿,确保显示压力值为“标准温度(20°C)下的等效压力”,避免因低温收缩导致的误报;
自适应校准:首次投运时自动记录当前环境温度与压力基准值,后续运行中动态调整补偿参数,适应长期温度波动(如昼夜温差达30°C的寒区)。
4. 低温电子电路:抗冻与高可靠性
元件选型:所有电子元器件(如运算放大器、ADC芯片)均选用工业级宽温域型号(工作温度-40°C至+85°C),关键芯片(如微控制器)采用陶瓷封装(替代塑料封装),避免低温下焊点开裂;
电路优化:电源模块增加低温启动电路(如采用低温特性良好的钽电容),确保-40°C下仍能正常上电;信号传输线采用耐低温同轴电缆(如PTFE材质),减少信号衰减与干扰;
防冷凝设计:模块内部预留加热膜(可选),在极端低温高湿环境(如-20°C、湿度80%)下启动微加热(功率≤5W),防止内部元件表面结露,避免短路或绝缘下降。
三、核心特性与性能参数
DGPT2-BT 在低温环境下的关键性能指标如下:
1. 温度适应性
工作温度范围:-40°C至+85°C(无辅助加热);-50°C至+85°C(可选配加热功能);
存储温度范围:-50°C至+100°C;
低温启动时间:≤5分钟(-40°C环境下,从断电到正常工作)。
2. 压力监测精度
常规温度(20°C):±0.01MPa;
极端低温(-40°C):±0.02MPa(经温度补偿后);
监测范围:0.1-1.2MPa(适配12-40.5k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3. 机械可靠性
压力敏感元件(膜片/波纹管):通过-40°C低温疲劳测试(100万次循环),无裂纹或塑性变形;
密封性能:年泄漏率≤0.3%(-40°C环境下,氦质谱检漏仪检测);
触点动作可靠性:-40°C下,常开触点闭合时间≤10ms,常闭触点断开时间≤15ms(无卡滞或延迟)。
4. 信号输出与通信
干接点输出:支持常开/常闭可选,负载能力≥DC 250V/5A、AC 250V/3A(-40°C下仍满足);
模拟量输出(可选):4-20mA电流信号(温度补偿后),传输距离≥1000米(屏蔽电缆);
数字通信(可选):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低温下数据上传(误码率≤10??)。
四、典型应用场景
DGPT2-BT 的低温适应性使其在以下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 北方寒区变电站
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冬季气温常低于-30°C,传统气体绝缘设备因压力收缩易触发误报警,或因密封失效导致气体泄漏。DGPT2-BT 通过温度补偿与防泄漏设计,可稳定监测压力变化,避免误动作,保障寒区供电连续性。
2. 高海拔冻土地区配电系统
青藏高原、川西高原等冻土区域环境温度低(-20°C至-30°C)、昼夜温差大(可达40°C),DGPT2-BT 的宽温域适应性与抗温度波动能力,可有效解决冻土融沉导致的设备基础沉降对压力监测的影响。
3. 极地科考站备用电源
南极、北极科考站的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配电系统)需在-40°C以下环境中长期运行,DGPT2-BT 的低温可靠性可确保备用电源的气体绝缘状态实时可控,避免因泄漏导致停电,保障科考设备安全。
五、安装与调试要点
为确保DGPT2-BT 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运行,安装与调试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安装环境要求
设备需安装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或防风雪的户外平台,避免直接暴露于强风、积雪或冰雨环境;
气室周围需预留足够的散热空间(建议≥100mm),防止低温下外壳结霜影响操作;
若环境湿度较高(如≥80%),建议选配加热功能模块,避免内部结露。
2. 首次投运前的低温测试
低温启动验证:将设备置于-40°C环境舱中,通电后检查各功能模块(压力监测、触点输出、通信)是否正常工作;
密封性能测试:使用氦质谱检漏仪对气室与模块外壳进行泄漏检测,泄漏率应≤0.3%;
触点动作校准:在-40°C环境下,通过充气/放气装置验证触点动作压力与设定值的一致性(允许±0.02MPa误差)。
3. 低温环境下的维护
定期检查密封件:每6个月检查一次密封胶条与金属波纹管的状态,若发现硬化或裂纹(低温下材料老化加速),需及时更换;
清洁与润滑:使用低温专用润滑脂(如二硫化钼基润滑脂)涂抹传动机构,避免低温下卡滞;
温度补偿校准:每年通过标准压力表对比实际压力与显示值,调整补偿参数(可通过模块人机界面完成)。
六、安全与合规性
DGPT2-BT 符合多项极寒环境下的国际与国内安全标准,确保设备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电气安全:符合IEC 62271-1(高压开关设备通用要求)、GB 3906(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低温环境适应性:符合IEC 60068-2-1(低温试验)、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低温试验);
气体密封:符合IEC 60599(SF?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导则)、GB/T 12022(工业六氟化硫);
防爆要求(可选):符合IEC 60079-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适用于含可燃气体的极寒工业场景。
综上,DGPT2-BT 通过材料优化、结构创新与智能补偿技术,突破了传统气体绝缘设备在-20°C以下环境中的监测瓶颈,为寒区配电系统提供了“可靠感知-精准补偿-稳定保护”的完整解决方案,是极寒地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