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全系列 | |
品牌/商标: | JCST(长电) | |
封装形式: | 贴片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安装方式: | 贴片式 | |
包装方式: | 卷带编带包装 |
高频三极管简介
高频三极管一般应用在VHF,UHF,CATV,无线遥控、射频模块等高频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上,这些使用场合大都用在低电压、小信号、小电流、低噪声条件下,其功率2.25瓦,集电极电流500毫安,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选用原则为:
(1)当三极管使用的环境温度高于30℃时,耗散功率Pcm应降额60-80%使用。
(2)三极管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以保证三极管能稳定正常地工作。
(3)在三极管的参数中,有一些参数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如iceo、ubeo和β值。
其中iceo和ubeo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下:
① 温度每升高6℃,硅管的iceo将增加一倍;
②温度每升高l0℃,锗管的iceo将增加一倍;
③硅管ubeo随温度的变化量约为1·7mv/℃。
⑷如果使用在3V、5V的低电压的情况下,击穿电压不要选择的太大,击穿电压过大(高于15V),其在低压时的线性就不好,反而影响使用。
⑸输入信号较弱时,建议在初级放大使用插入增益小一些的2SC3356,次级放大选用增益大些的BFQ591或者2SC3357。
⑹选用的高频三极管的截止频率fT应为实际使用频率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以减小使用时的插入噪声以及提高增益。
(7)在高频或微波电路中使用的三极管,为了减小寄生效应,引出线应尽量短,使用表面贴封装形式。
(8)为防止功率三极管出现二次击穿,应尽量避免采用电抗成分过大的负载。
(9)在能满足整机要求放大参数的前提下,选用插入增益与直流放大系数hfe合适的三极管,以防产生自激。一般的,初级放大要求插入增益较小,其直流放大系数hfe要选择较大的,次级放大要求插入增益较大,其直流放大系数hfe不宜过大。
(10)高频三极管在接人电路时,应先接通基极。在集电极和发射极有电压时,不要断开基极电路。
(11)高频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因此应根据具体电路的要求来确定三极管的类型,然后根据三极管的主要参数进行选用。
贴片三极管工作原理 贴片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贴片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分成NPN和PNP两种。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贴片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流放大下面的分析仅对于NPN型硅三极管,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 Ic。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出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 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 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 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 U=R*I 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
NPN三极管放大时管子内部的工作原理: 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 发射结施加正向电压且掺杂浓度高,所以发射区多数自由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发射区的自由电子由直流电源补充,从而形成了发射极电流。(同时,基区的多数载流子也会扩散到发射区,成为发射极电流的一部分。由于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较低,因此由基区多子空穴形成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2、自由电子在基区和空穴复合,形成基区电流,并继续向集电区扩散 自由电子进入基区后,先在靠近发射结的附近密集,渐渐形成电子浓度差,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促使电子流在基区中向集电结扩散,被集电结电场拉入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也有很小一部分电子(因为基区很薄)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基区中的空穴由直流电源补充),扩散的电子流与复合电子流之比例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3、集电区收集自由电子,形成集电极电流 由于集电结加反向电压且面积很大,这个反向电压产生的电场力将阻止集电区电子向基区扩散,同时将扩散到集电结附近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集电极主电流Icn。另外集电区的少数载流子(空穴)也会产生漂移运动,流向基区形成反向饱和电流,用I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