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类型:制造商
- 新旧程度:全新
- 原产地:苏州
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固化隧道烘箱-新能源定子隧道炉-汽车零部件隧道炉烘干线-五金行业链板式输送烘干线-粉末水份隧道式烘干炉-汽车内饰件隧道炉烘干线-绝缘固化隧道炉
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固化隧道烘箱是动力电池生产制程中的关键热工设备,主要应用于方形、圆柱形或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极片烘干、电芯预加热、封装固化及电解液浸润后干燥等核心工序。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精准温控、稳定气流与连续输送,实现电池在特定温度曲线下的预热定型与固化反应,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能,是保障动力电池一致性与可靠性的核心装备之一。

二、核心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温控精度与均匀性
温度控制范围:室温~250℃(可根据工艺需求扩展至 300℃),升温速率 0~10℃/min 可调;
温控精度:±1℃(稳态下),隧道内有效加热区温度均匀性≤±3℃(多点巡检验证),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电池材料性能衰减;
温度曲线:支持多段式程序控温(如预热段、恒温段、降温段),可通过 PLC 系统预设并存储 100 + 种工艺配方,适配不同型号电池的生产需求。
输送与产能设计
输送方式:采用耐高温网带(不锈钢 316L 或特氟龙涂层) 或链式输送,网带宽度根据电池尺寸定制(常见 600mm~1500mm);
输送速度:0.5~5m/min 无级可调,匹配不同固化时长(通常 5~60min),单条隧道小时产能可达 500~2000pcs(按电芯尺寸计算);
输送定位:配备纠偏装置与张力调节系统,确保电池在隧道内居中运行,避免碰撞或位置偏移。
热风循环与能耗优化
气流设计:采用上下双向强制热风循环,配合导流板与均流网,实现热风在隧道内均匀分布,减少温差;
节能配置:箱体采用双层岩棉保温(厚度≥100mm),热损失率≤5%;部分机型配备余热回收系统,可降低能耗 15%~20%。

三、结构设计与工艺适配性
主体结构
隧道式箱体:采用不锈钢 304 材质,耐腐蚀且易清洁;进出口设置风幕装置,有效隔绝外界冷空气与粉尘,维持箱内微正压环境(压力差 0~50Pa);
加热系统:多采用不锈钢加热管(功率密度 5~8W/cm2)或红外加热模块,分布于隧道上下两侧,确保加热均匀性;部分高端机型支持分区温控,满足电池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加热需求。
工艺适配细节
针对方形电池:可定制网带间隙或加装定位工装,防止电池倾倒;
针对软包电池:配备低压输送系统(输送压力≤0.1MPa),避免电芯变形;
针对圆柱电池:可选配滚筒式输送线,提升输送稳定性。
四、安全与智能化控制
安全保障系统
温度保护:配备超温报警(报警阈值可设)与急停装置,当温度超过设定值 5℃时,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并启动冷却风机;
安全防护:箱体表面温度≤45℃(防烫伤),电气系统符合 IP54 防护等级,适应车间潮湿、粉尘环境;
防爆设计:部分机型支持防爆改造(Ex d IIB T4 Gb),适配电解液等易燃易爆物料的生产场景。
智能化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 PLC(西门子 / 三菱)+ 触摸屏组合,支持工艺参数设定、实时温度监控、故障报警记录与生产数据统计(如产量、能耗、运行时长);
数据交互:配备 RS485/Profinet 接口,可接入工厂 MES 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工艺参数追溯,满足智能化生产管理需求。

五、应用场景与行业价值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中游生产环节,具体包括:
极片烘干后预热:提升极片与电解液的浸润效率;
电芯封装后固化:促进封装胶(如环氧树脂)固化,增强电芯密封性;
化成后定型:稳定电池内部结构,提升循环性能。


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