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特高压的建设力度,2006年,我国特高压工程——公司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长治隆重奠基,这标志着我国伏级电压等级的交流特高压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2007年12月21日,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在四川宜宾开工,这是目前规划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输送距离远、容量的直流输电工程。
目前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建设前景。“十一五”期间,我国建设总投资将过1万亿元。到2010年,随着特高压及500千伏跨区、跨国联网的建成,跨区输电容量将7000万千瓦,比2005年5倍多,占合计负荷的11%;电量3200亿千瓦时,比2005年3倍多。 由于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并且燃烧石油的内燃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人们都在研究替代内燃机的新型能源装置。已经进行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化学电池产品及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的成效。但是由于它们固有的使用寿命短、温度特性差、化学电池污染环境、系统复杂、造价高昂等弱点,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电容器以其优异的特性扬长避短,可以部分或替代传统的化学电池用于车辆的牵引电源和启动能源,并且具有比传统的化学电池更加广泛的用途。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是西方发达)遗余力地对电容器进行研究与开发。 其中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不在研发生产上走在前面,而且还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美国的USABC、日本的SUN、俄罗斯的REVA等),制定发展计划,由投入资和人力,积推进。就电容器技术水平而言,俄罗斯走在,其产品已经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应用,并被7届国际电动车年会(EVS—17)评为产品,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也在急起直追,各国推广应用电容器的领域已相当广泛。在我国推广使用电容器,能够减少石油消耗,减轻对石油,有利于石油;地解决城市尾气污染和铅酸电池污染问题;有利于解决战车的低温启动问题。如今,国内主要有10余家企业在进行电容器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