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商标:艾默生
艾默生US11T+系列单相小功率UPS
高性价比的绿色电源
应用范围:
.办公终端
.服务器
.存储器
.Volp
.宽大接入
.精密仪器
功能特点:
.纯在线技术
.0.8输出功率因数
.高输入功率因数和低THDi
.轻巧的塔式设计
.超宽输入电压/频率范围
.提供超强充电能力
.支持多种电压,频率制式
应用场合:
.办公场所
.重要终端
.营业网点
.仪器室
创新LCD大屏幕
------用户可轻松获取状态信息,实时显示电池容量与负载容量
提供SNMP卡
------用户可轻松远程管理UPS
提供多语言监控包
------中英等八种
增加EPO功能
------保证突发事故中使用者的安全
提升输入电压频率范围
------有效减少电池放电机率
产品特性:
灵活的配置
多个标准国标输出口,方便沟内设备直接使用。
延长时机可通过外接电池组轻松实现后备时间的扩充。
方便的维护
LCD大屏显示,为管理UPS提供的操作大方便。
故障状态清楚显示,提升为题解决速度。
聪明的管理
提供USB. RS232监控端口,并提供智能卡接口接入SNMP卡进行远程管理。
监控支持TCP/IP协议,并包含事件记录和分析功能。
提供强大的充电能力,有效缩短电池回充时间,延长电池寿命。
在电源异常或电池过放电情况下可以自诊断保护关闭服务器。
型号:US11TPLUS-0010标机-B,US11TPLUS-0010L(长延时型)
US11TPLUS-0020--标机,US11TPLUS-0020L(长延时型)
US11TPLUS-0030--标机,US11TPLUS-0030L(长延时型)
输入参数:
额定电压:220Vac单相三线
电压范围:160Vac-300Vac(满载)
额定频率:50Hz/60Hz
频率范围:40Hz-70Hz
功率因数:≥0.95
输出参数:
功率因数:0.8
电压稳定数:220/230/240Vac
频率稳定数:50Hz/60Hz ±0.5Hz
过载能力:110%-130% 30s
整机效率:≥88%
转换时间:0ms 为了统一各国电气设备或系统的电磁环境,以促进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有关标准的国际化,IEC于1973年建立了第77技术委员会(IEC/TC 77),主要研究“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IEC/TC 77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即IEC/SC 77A(低频现象)、IEC/SC 77B(高频现象)、IEC/SC 77C(瞬时高能现象)。IEC对低频和高频的划分界线是9kHz,即高于9kHz为“高频”,9kHz及以下为“低频”。显然,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涉及低频和高频传导电磁现象。IEC/TC 77的工作成果以IEC 61000系列电磁兼容(EMC)标准文件出版,EMC的范围既有低频也有高频,既包括传导性也包括空间电磁场*,该系列标准,目前包括7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分若干项,以国际标准或技术形式出版。技术(TR)按其内容标明类型,共分三类,性质上有所不同。
在上述框架内,IEC出版了大量与电能质量相关的标准,其中相当部分已被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应注意的是,EMC水平是为了协调目的而定出的一个参考值,有了这一参考值,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裕度,确定*源发射限值以及电气设备抗扰限值。不能把EMC水平完全等同于电能质量的限值,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对此限于篇幅,不在文中展开讨论。从表中可以看出:
(1)IEC大多数和电能质量有关的标准文件已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文件;
(2)已采用为国标文件的IEC标准文件,有的已修改,有了新版本,但相应的国标尚未修改,例如表中NO.3,4;
(3)有些IEC国际标准尚未采用为国标,而实际上已在应用,如9。一般新版本和老版本相比,均有实质性修改,所以等同的国家标准应及时跟上修改的步伐。特别是对IEC国际标准,应积极组织高水平的工作组予以消化吸收。
在这里须指出:IEC/TC 77是专注于EMC的标准化,而从2003年开始,IEC/TC 8工作范围由原来“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扩展到电能质量领域,改名为“电能供应系统方面”(System Aspects of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其发布的标准框架中包括:术语、电力系统可靠性、连接规程、运行、电网职责、计量、通信、电能供应的特性(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标称值及其变动范围,供电的连续性,电压暂降、过电压/欠电压,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以及谐波和间谐波等)。2004年9月TC8发表了第3特别工作组(AHG3)关于电能供应特性的活动方面的。2008年6月发表了一个“电力特性标准化”的技术,但至今尚未见到相关的标准正式文本发布。IEC/TC8和我国“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对口。
2 美国IEEE电能质量标准
美国的国家标准主要由IEEE制定。IEEE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组织,每年组织举办300次左右的技术交流会。至今,全世界约30%的技术文献出自IEEE。IEEE已制定了900多项标准,另外还有700项左右的标准正在制定中。
IEEE电能质量分委会成立于2002年,下设多个工作组,分别负责谐波、电压质量、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质量分析和治理措施,以及电能质量教育等标准化工作。在此之前,美国已制定了不少电能质量方面的标准。1990年以后出版的主要标准概况见表2。从此表可以看出,美国对电能质量领域标准化的工作起步较早,涉及面较广,和IEC 61000标准相比,虽然系统性方面欠缺一些,但内容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表现在:①针对敏感负荷供电,已发布多项标准(见表2中NO.4,8,10);②对于电能质量测量给予相当的关注(见NO.7,15,16,18);③对谐波标准补充了实施导则(见NO.9,14);④对于电能质量改善措施,制定了不少规程和导则(见NO.2,5,12,17);⑤涉及电能质量术语、分析和关键的理论问题也制定了一些导则或标准(见,13,20)。
如上分析,从应用角度,美国IEEE标准提供了不少电能质量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相关准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美国标准不如IEC标准规范,内容较庞杂。
3 我国电能质量标准制修订概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负荷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电能质量问题渐显突出,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将制定电能质量系列标准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同时大量引进以IEC 61000系列为主的先进国际标准(均为等同采用,见表1)。至今由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行业标委会组织制定的电能质量方面标准主要有:
(1)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7项:①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2008);②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③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④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2008);⑤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945—2008);⑥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 18481—2001);⑦公用电网间谐波(报批稿)。
(2)电能质量测量国家标准一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19862—2005)。
(3)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一项:半导体变流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及*防护导则(GB/T 10236—2006)。
(4)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装置)国家标准三项:①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 20297—2006);②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GB/T 20298—2006);③输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的试验(报批稿)。
(5)电能质量行业标准计有13项: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DL/T 1010.1~1010.5—2006);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DL/T 1028—2006);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3—2007);电能质量术语(报批稿);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运行规程(报批稿);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技术规程(送审稿);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送审稿);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送审稿);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征求意见稿);链式STATCOM系列标准(制定中);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制定中);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DL500-92);低压晶闸管投切滤波装置技术规范(报批稿)。
数据中心机房的气流组织形式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布置密度、设备散热量、设备散热方式、室内风速、防尘、噪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确定。机房气流组织形式、风口及送回风温差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