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2:不可预测的功率密度问题
用电设备的功率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或单位面积内负载消耗的电功率,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增大。举例来说,五六年前,一台典型的 IT 机柜内可以放 5~8 台服务器,功率密度大约为每个机柜 1.0~1.5 kW。如今,随着刀片式服务器的面市,在极端情况下每个机柜内负载量甚至可能达到 10kW。对于未来功率密度的增大速率和程度,尽管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那就是功率密度将不断增大且无法准确预见。这种情况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数据中心来说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 IT 设备因业务增长而追加设备的过程中,不同区域或不同机柜内的功率密度会变得不均衡,这样会在数据中心内形成一些功率密度非常高的区域,从而会因大量热损耗而引起局部温升,即形成过热点,这必然要对散热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方面的问题是,功率密度不均衡为设备的配电提出了挑战。一个机柜如果安装早期的服务器,也许只能容纳 10 台,即只需 10 个电源插座就够了;现在,一个机柜能容纳 40 个 1U 的服务器,即至少需要 40 个电源插座,将来这个数目还可能增加。显然.对于UPS电源的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用户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电力基础设施能否适应这种不断变化而又无法预测的功率密度带来的影响呢?
问题 13: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其他需求
技术革新通常每隔 1.5~3 年就发生一次,数据中心也不例外。随着数据中心环境的变化,电力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都必须适应并满足这些要求。机柜内的设备升级更换时会导致许多其他问题,诸如新旧设备的重量密度不同、安装要求不同(如 DELL 公司的服务器不能安装在 COMPAQ 公司机柜上)、单电源设备与双电源设备对配电要求不同、交流设备与直流设备对配电要求也不同等。例如,某些服务器是双电源供电的,这样的服务器就不容易得到专为单电源服务器设计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反之亦然。除此之外,UPS电源 容量的扩展也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UPS电源 扩容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3 个方面:是新旧UPS电源系统的兼容问题,如果新增加的UPS电源与现有的UPS电源的品牌不同甚至品牌相同而机型不同,都会增加额外的服务费用、增加操作难度并可能影响原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指标;第二是新扩容的UPS电源与现场环境的匹
配问题
从表面上看来,APC电源 的谐波干扰并不会影响自身的可靠性,但是同一个供电系统中若接有多台UPS电源时,每台UPS电源都相当系统内部的一个干扰源。高次电流谐波都是无功的,是造成设备输入功率因数低的重要原因。无功和谐波电流对供电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导致电网电压畸变,严重干扰系统内和使用同一电网的其他用电设备,影响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电容器的正常运行,使其损耗增大、发热、绝缘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导致异步电机转矩降低,振动加剧,噪声增大,引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误动作,导致计算机等精密电子设备运行不正常;对通信线路、测量线路产生辐射干扰,影响电能计量精度等;无功电流的存在必然增加电网容量和系统配置容量,增大能源损耗和运行成本,而附加的为了改善输人功率因数和降低输入电流的谐波成分的滤波器,不仅重量、体积和成本都显著增大,还存在着电路发生振荡的可能。谐波电流还是造成系统零地电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会影响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此时需要利用更粗的电缆和更好的接地系统来补偿。总之,用户希望能够减少UPS电源产生的谐波干扰。 问题 10:用户内部以及用户与厂商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 目前,由于各种设备安装的复杂性,...
问题 2:装配速度问题 市场瞬息万变,对于企业来说,“快”是生存之道。构建一个数据中心,不仅电源系统的各个部件存在着交货周期问题,而且方案设计、系统安装等也需要时间。大型UPS电源系统、柴油发电机、大型开关设备等需要很长的交货周期,这一点已是人所共知。用户必须提前 6个月购买这些系统和设备,若其中间环节稍有差迟,用户的起用时间就会被推迟。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当用户启用设备时市场已经变化,最初的设计方案已经彻底过时。尤其是在近几年来 IT 行业的萧条时期,有些用户必须提前 6 个月购买拟建中的数据中心的各种设备,6 个月后他们才发现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的项目已经因为后期资金的限制而被迫取消或缩减了规模。这样,他们便被这些定购的设备困住了。 通常情况下,因系统的进度及可用性要求的不同,数据中心的实际建设时间一般要 3-18个月不等。用户希望能够缩短从作出决定进行修建到实际建成并投人运行的时间。 问题 3:如何能优化投资和可用空间、避免UPS电源容量的浪费及能否做到“边成长边投资”问题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设计采购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业务发展。例如,如果业务量 以每年 20%的速率增长,则 5 年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