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对视频窗口的大小进行无级调节,图像不致于变形,这一特点对于LED大屏幕尤为重要,因为通常用户屏幕的行列数小于电视全屏。
d.对NTSC、PAL等制式的完全支持,并由软件识别,不需要人工调整,更不需要附加的译码器。
e.可以捕获视频图像,并能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各种处理(滤波、平滑、锐化、调色等)后存储或打印输出。
f.全新表现的形式一一迭加,在多媒体技术中,可以便VGA的图像与视频同时在屏幕上出现,首先,可以产生胜似字幕机的效果,电视、录像节目为背景,在屏幕上产生滚动、移动、闪烁等文字和图像的显示效果;其次,可以将二维/三维动画与视频迭加,达到类似于真实人物与卡通人物共同表演的效果。
g.声音效果,在目前PC机上的动画,一般是没有音响的,为使系统表现形式更丰富,播放软件支持声音与二维/三维动画同步输出,使角色间可以有对话,演括时可以有解说词。背景音乐等。
h.播放过程的完全控制,与一般影碟机类似,播放时可随时跳到任何一档节目,可以用正常速度或者快速播放,也可以单步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播放,然后从暂停处重新开始,系统还随时指出当前时间和节目,非常便于使用。同样,还可以对亮度、对比度、颜色随时进行调整,以求观看效果。
I、控制计算机配有网络接口,可与其他计算机联网,同时播出网络信息,实现网络控制。
占空比 就象上面所说的“性能原则”“只要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用设计和描述特性来表达,这种方法给技术发展留有的余地”。我们认为,“占空比”纯属一个设计技术的要求,不应该做为 LED 显示屏产品标准的一项性能指标;大家很明白,有哪个用户会在意显示屏的驱动占空比,他们在乎的是显示屏的效果,而不是我们的技术实现;我们何必自己制造这种技术壁垒,限制行业的技术发展呢? 4 刷新频率 从《标准》的测量方法来看,似乎忽略了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它也没有很好考虑到各个厂家所用的驱动IC、驱动电路和方式不一,造成测试的困难。譬如深圳体育场的全彩屏招标,在专家的样品测试中,这个指标的测试就带来许多问题。“刷新频率”一帧画面显示所需时间的倒数,把显示屏当做一个发光光源,那就是光源的闪烁频率。我们可以用类似“光感频率计”的仪器直接测试显示屏的光源闪烁频率,来反映这个指标。我们做过这方面的测试利用示波器测量任一种颜色的 LED 驱动电流波形来确定“刷新频率”,在白场下测得200HZ;在3级灰度等低灰度级下,所测频率高达十几KHZ,而用PR-650光谱仪测量;无论在白场,还是在200、100、50级等灰度等...
基色主波长误差 将基色主波长误差指标,从“基色波长误差”改到“基色主波长误差”,更能说明这个指标反映的是 LED 显示屏的一个什么特性。颜色的主波长相当于人眼观测到的颜色的色调,是一个心理量,是颜色相互区分的一种属性。而这个行业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从字面上,用户是无法了解到它是反映 LED 显示屏颜色均匀性的一个指标。因此,是引导用户先弄明白这个术语,而后再理解这个指标?还是首先从客户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 LED 显示屏,再给出用户能明白的浅显易懂的性能特性?就象前面提到的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关于产品标准制定的其中一个原则即“性能原则”:“只要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用设计和描述特性来表达,这种方法给技术发展留有的余地”。“基色主波长误差”就是这样一个设计要求,要是以“颜色均匀性”代替,就不存在限定什么波长的 LED 。 对用户来说,只要你保证 LED 显示屏的颜色是均匀的,而不必考虑你是用什么技术手段来实现的,给技术发展留有尽可能大的余地,这样对行业的发展大大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