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极的判别
常用中小功率三极管有金属圆壳和塑料封装(半柱型)等外型。
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判别
三极管内部有两个PN结,可用万用表电阻档分辨e、b、c三个极。在型号标注模糊的情况下,也可用此法判别管型。
① 基极的判别
判别管极时应首先确认基极。对于NPN管,用黑表笔接假定的基极,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极,若测得电阻都小,也就是测量指针的偏转角度大;而将黑、红两表笔对调,测得电阻均较大,也就是测量指针的偏转角度小,此时假定极就是基极。PNP管,情况正相反,测量时两个PN结都正偏(电阻均较小)的情况下,红表笔接基极。 实际上,小功率管的基极一般排列在三个管脚的中间,可用上述方法,分别将黑、红表笔接基极,既可测定三极管的两个PN结是否完好(与二极管PN结的测量方法一样),又可确认管型。
② 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
确定基极后,假设余下管脚之一为集电极c,另一为发射极e,用手指分别捏住c极与b极(即用手指代替基极电阻Rb)。同时,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与c、e接触,若被测管为NPN,则用黑表笔接触c极、用红表笔接e极(PNP管相反),观察指针偏转角度;然后再设另一管脚为c极,重复以上过程,比较两次测量指针的偏转角度大的一次表明IC大,管子处于放大状态,相应假设的c、e极正确。
产品参数 晶体管类型 NPN - 预偏压 电流 - 集电极 (Ic)() 100mA 电压 -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 50V 电阻器 - 基极 (R1)(欧) 47k 电阻器 - 发射极 (R2)(欧) 47k 在某 Ic、Vce 时的最小直流电流增益 (hFE) 68 @ 5mA,5V Ib、Ic条件下的Vce饱和度() 300mV @ 500?A,10mA 电流 - 集电极截止() 500nA 频率 - 转换 250MHz 功率 - 150mW 安装类型 表面贴装 封装/外壳 SOT-523 供应商设备封装 SOT-523 包装 带卷 (TR) 相关知识 简易测量及性能判断 (1)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ICEO和β 基极开路,万用表黑表笔接NPN管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发射极e(PNP管相反),此时c、e间电阻值大则表明ICEO小,电阻值小则表明ICEO大。用手指代替基极电阻Rb,用上法测c、e间电阻,若阻值比基极开路时小得多则表明 β值大。 (2) 用万用表hFE档测β 有的万用表有hFE档,按表上规定的极型插入三极管即可测得电流放大系数β,若β很小或为零,表明三极管己损坏,可用电阻档分别测两个PN结,...
贴片三极管 SOT23封装是比较常见的封装样式, 其管脚功能定义(包括此封装下NPN和PNP两种类别的三极管)为上面是集电极集c,左下是基极b,右下是发射集e. 辨别方法: 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 1:NPN 型贴片三极管判别方法:红表笔放在左下基极b的位置,黑表笔分别触碰另外两集,分别得到两组相差不大的读数,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可能略有差异,一般两组读数都在600左右,300-800之间为正常。 2:PNP 型贴片三极管判别方法:同上,不过要将红黑表笔的顺序反过来! 至于原理则很简单:主要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 三极管的好坏判断 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 bc,be极正向读数在600左右;反向没有阻值(e极正向反向均没有阻值为好管)反之为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