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范围:0~10 0~20 0~30 0~40 0~50(mm)
2. 栅 距:10um(100对线/毫米),20um(50X寸线/毫米)
3. 显示分辨率:0.5um,5um,1um
4. 准 确 度:±1um, ±2um
5. 重复精度:±1个显示值
6.输出信号:相位依次相差90°幅值大于500mv二路或四路脉冲信号,无参考零位
7.光 源:红外发光二极管
8.接收元件:组合光电二极管
9.工作温度:0℃~40℃
10.储存温度:-20℃~70℃
11.外形尺寸:长*宽*厚=L*42*22(mm),L0测杆伸出长度。
测量范围 0~10 0~20 0~30 0~40 0~50
德国SIKO 量测模组,磁栅尺,磁性尺,磁尺,磁条,磁头,磁环,磁性显示器,电子显示器,位置指示器,计数器,手轮,重垂表,拉绳编码器,磁性编码器,电位编码器 ● 磁性尺测量系统专为线性位移测量而设计. ● 经济,效率特别适用于长距离的测量. ● 特别适用于如油污,切削屑,震动等恶劣环境 * 依应用性质不同可定义出两个不同的系统 磁性尺测量系统:使用于线性位移测量并于显示器显示测量值 磁性编码器:使用于线性位移测量并将位移量转换为对应的脉波数输出给PLC或控制器 德国SIKO磁栅尺读头 分辨率:0.025、0.01、0.005、0.001、0.0005mm 输出 :正交差动方波 线长 :8米 尺带 尺带精度:± 15 μm/m(磁间距2+2mm)、± 10 μm/m(磁间距1+1mm) 尺带长度:Max 32M 磁 间 距:2+2mm、1+1mm 产品优点 ●非接触式测量,无背隙问题 ●高抗污染能力 ●安装简易,安装允许误差大 ●价格便宜 主要市场 金属加工设备 建材机械 木工机械 测量机 精密平台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介绍 一、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o的两路脉冲信号。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一)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o,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位置信息。 (二)式编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