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静电安全及灾害预防
大致列出静电危害的主要种类,特别提请注意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2.0.9 静电接地
静电接地系统可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图1来说明。
工业静电 工业静电是在工业生产、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它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在生产场所内,塑料、橡胶、搪瓷等材料以及各类油品随处可见,而粉碎、撕裂、摩擦、流送、喷射、搅拌、冲刷、晃动、采样、检尺等工序普遍存在。这也就是说,产生静电危害的根源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因此,了解工业静电的产生机理,分析其危害特点,对探讨和掌握防静电危害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静电产生的主要途径如下:1)同类或不同类物体间紧密接触后迅速分离;2)物体上附着了带静电的微粒;3)通过感应或极化作用,使不带电的物体起电。 带电体上带有的静电量,是静电产生量和消散量相平衡后的稳定值。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 体积电阻率是随着物质混有杂质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是评价物质易于带电的参数。 表面电阻率是随着物体表面的吸湿状态及脏污程度等的不同而变化。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2.0.5 静电起电、积聚和消散 静置时间的作用是使带电体得到必要的时间,足以把所带的静电荷泄漏出来并导入大地,这是静电接地技术中的一个...
附录A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 A.0.1 静电接地的检测,应在被检测对象不带电的条件下进行。被测对象包括设备中的接地系统、非金属材料、防静电产品等。 A.0.2 设备接地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的金属零部件之间、设备与专用接地极之间的接触电阻、跨接电阻,可用普通万用表测量; 2 设备接地极电阻,包括接地级与土壤的接触电阻,以及土壤的流散电阻,可用ZC系列接地摇表测量。接地板与电流电极间距应为40m,电压电极与电流电极间距应为20m。 3 设备中的非金属器件(如用于接地的非金属零件、绝缘法兰等)的电阻测量规定如下: 当电阻小于1MΩ时,可用普通万用表或高阻计测量; 当电阻大于或等于1MΩ时,可用500V以上高阻计或兆欧表测量。 A.0.3 非金属材料导电性能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材、薄膜等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a当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6Ω·m时,按《固体电工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1410-78规定测量,测量仪表可用ZC36、ZC43等高阻计。试样尺寸:方形100×100(mm)或圆形φ100mm。 b当体积电阻率小于106Ω·m时,按《导电和抗静电橡胶电阻率(系数)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