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0805 105K 50V | |
品牌/商标: | MURATA(村田)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安装方式: | 贴片式 | |
包装方式: | 卷带编带包装 | |
产品主要用途: | 普通/民用电子信息产品 | |
引出线类型: | 无引出线 | |
特征: | 片状型 | |
标称容量范围: | 1 | |
额定电压范围: | 50 | |
温度系数范围: | 65 |
贴片元件与引线元件相比有着许多好处。体积小重量轻自不必说,从制作和维修的角度看,贴片元件比引线元件容易焊接,容易拆卸,也容易保存和邮寄。做过的朋友都知道,引线元件的拆卸是比较麻烦的,特别是在两层以上的PCB 板上,哪怕是只有两只引脚,拆下来也很容易损坏电路板,多引脚的就更不用说了。而拆卸贴片元件就容易多了,不光两只引脚容易拆,即使一、二百只引脚的元件多拆几次也可以不损坏电路板。说到容易保存请看下面的照片,数万只零件可以放在一个夹子里,取放都很方便,若换成相应的引线元件会是怎样?贴片元件的另一个好处是便于替换,因为许多电阻、电容和电感都有相同的封装尺寸,同一个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装上电阻、电容或电感,增加了设计调试电路的灵活性。贴片元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那就是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制作来说就是提高了制作的成功率。这是因为贴片元件没有引线,从而减少了杂散电场和杂散磁场,这在高频模拟电路和高速数字电路中尤为明显。可以说,只要你一旦适应和接受了贴片元件,除了不得已,你可能再也不想用引线元件了。
全球市场观察 SMD薄膜电容器的增长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从有引线薄膜电容器到表面贴装电容器的传统过渡效应,因为设计工程师在CATV、dc/dc砖式转换器、音频和照明等最终市场转向占位更小的设计。第二是在便携式音频、机顶盒、LCD背光和dc/dc砖式转换器等领域中新的市场机会的发展。这已经而且将继续推动其增长。汽车电子部件供应商对其也有很大兴趣,不仅是用于立体声应用方面,而且也用于动力总成应用。 当前SMD薄膜电容器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电介质: Polyphenylene Sulfide(PPS)——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温度;Polyethyelene Napthlatae(PEN)——工作电压可达400Vdc;Metallized PET(PET)——这是一种低成本方案。下面分别从尺寸、额定电压、电容值、工作温度等方面分析这三种不同介质产品的特性。 外观尺寸——直流薄膜贴片电容器具有超小的尺寸,从0603EIA到庞大的6039 EIA,适用于电压为400 Vdc以内的功率薄膜应用。但是与PPS、PEN或PET薄膜相比,竞争性的MLCC产品体积更小,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电容,价格也比较便宜。因此,把容积效率与薄膜的内在品质相结合,将是今后小尺寸薄膜贴片电容器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PPS和PET薄膜贴片电容。 额定电压——P...
1990年代中期,台湾大电容器制造商-智宝以及台湾大电感制造商奇力新陆续加入国巨集团,结合国巨既有之通路、后勤系统,国巨集团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2000年全球被动元件市场占有率将可突破10%。1993年,国巨以新台币4亿的资本额于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台湾家上市的被动元件企业,历经六年时间,国巨已成为资本额116亿,拥有全球产销网点的国际化企业。 国巨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十年前,看出上游电子业将全面采用「SMT表面涂装技术」,国巨即率先研发「真空溅射镀膜」(Vacuum Sputtering)与「厚膜电阻器激光切割」(Laser Trimming)二项独立制程技术。 当许多企业仍以「项目」方式执行成本控制计划时,国巨凭借自主管理效率变化的全方位成本控制,创造出产能提升三倍,生产总成本仅微幅提升五'的成本竞争优势;当「微小化」与「可携化」主导着下一世代电子产品趋势时,国巨成功开发低成本、高精密度的MLCC积层陶瓷电容生产技术; 当趋势专家指出未来「制造商就是服务供货商」,国巨已于一九九五年成立JIT实时发货中心,将制造业的组织转化成服务业的经营模块,配合现有行销通路优势,提供客户「一次购足」的采购成本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