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8D43 2.2UH | |
品牌/商标: | CHILISN (奇力新) FH(风华)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主要用途: | 普通/民用电子信息产品 | |
额定电流: | 5.5 | |
额定电压: | 0.3 | |
外形尺寸: | 8.3*8.3*4.5 |
电感器定义
电感器的权威解释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止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中没有电流通过,则它阻止电流流过它;如果有电流流过它,则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功率电感是分带磁罩和不带磁罩两种,主要由磁芯和铜线组成。 在电路中主要起滤波和振荡作用。
电感器历史回顾
最原始的电感器是1831年英国M.法拉第用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铁芯线圈。1832年美国的J.亨利发表关于自感应现象的论文。人们把电感量的单位称为亨利,简称亨。19世纪中期,电感器在电报、电话等装置中得到实际应用。1887年德国的H.R.赫兹,1890年美国N.特斯拉在实验中所用的电感器都是非常的,分别称为赫兹线圈和特斯拉线圈。
Ipmax=(E/Lp)ton (1) 式中:E——整流电压; Lp——变压器初级绕组电感; ton——V7导通时间。 在V7关闭瞬间,变压器次级绕组放电电流为值Ismax,若忽略各种损耗应为: Ismax=nIpmax=n(E/Lp)ton (2) 式中:n——变压器变比,n=Np/Ns,Np、Ns为变压器初、次级绕组匝数。 高频变压器在V7导通期间初级绕组储存能量与V7关闭期间次级绕组释放能量应相等: n(E/Lp)ton=(Uo/Ls)toff 式中:Ls——变压器次级绕组电感; Uo——输出电压; toff——V7关闭时间。 因为Lp=n2Ls,则: (E/nLs)ton=(Uo/Ls)toff Eton=nUotoff Uo=(ton/ntoff)E (3) 上式说明输出电压Uo与ton成正比,与匝比n及toff成反比。 变压器在导通期间储存的能量WLp为: WLp=(1/2)LpI2pmax (4) 变压器Lp愈大储能愈多。 变压器储存的能量能否在toff期间释放完,不仅与变压器的工作频率f有关,而且与次级绕组电感量Ls有关,更与负载的大小有关。 储能释放时间常数τ和V7关闭时间toff之间的差异形成变换器三种工作状态,
村田制作所重视封装的背景,是由于独石陶瓷电容器不断小型化,导致封装的难度逐步增大。电子元件的封装,指的是将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技术。一般来说,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容器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引线插入印刷电路板上的预留孔并予以焊接的插脚型电容;另一种是将端子焊接,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贴片型电容。独石陶瓷电容器主要属于贴片型电容。而且,在电子设备小型、薄型化的时代背景下,自1990年以来贴片独石陶瓷电容器得以迅速普及,至今依然保持小型化的趋势。 2000年前后独石陶瓷电容器的主流尺寸是0603产品(封装面积1.6mm×0.8mm),而目前供货量最多的是0402产品(1.0mm×0.5mm)。在此基础上,90年代末起0201产品(0.6mm×0.3mm)所占的比率稳步上升;自2007年前后开始,尺寸更小的 01005产品(0.4mm×0.2mm)所占比率也逐渐增多。该公司的元件封装技术部部长野路孝志先生介绍说:“在重视小型、薄型化的通讯设备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今后的01005尺寸产品的利用率将有望高涨。” 元件小型化导致封装变困难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元件本身变小而对封装所要求的精度变高,同时还使其更容易受到周围附加的各种应力的影响。例如电子设备在封装时会产生一种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