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输入回路中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输出回路中的被控电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自动电路控制器件。它具有能反应外界某种激励量(电或非电)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能对激励量的大小完成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遥控遥测、通信、广播和航天技术等领域,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继电器的品种繁多,应用最广的是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典型结构如图1。一般的电磁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传动和复原机构三部分组成。
继电器
电磁系统 即感应机构,由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轭铁和衔铁构成的磁路系统和线圈组装而成。
接触系统 即执行机构,由不同形式的触点簧片或用作触点的接触片以一定的绝缘方式组装而成,如图1中的3、4、5触点构成的接触系统。
传动和复原机构 即中间比较机构,实现继电器动作的传动机构是指当线圈激励时将衔铁运动传递到触点簧片上的机构。一般是由和衔铁连接在一起的触点簧片直接传动或通过衔铁的运动间接地推动触点簧片运动。图1是一种由衔铁直接带动触点簧片3运动的传动形式。
复原机构是指当线圈去激励时将衔铁恢复到原始位置的机构。除少数继电器通过接触系统总压力实现衔铁复原外,一般是通过复原簧片或弹簧来实现的。图1中复原机构的动作是通过复原弹簧6来实现的。
继电器特性 主要有继电特性、吸力和反力特性等。
控制器 - 技术规范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具体对比如下: 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 组合逻辑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①设计机器的指令系统:规定指令的种类、指令的条数以及每一条指令的格式和功能。 ②初步的总体设计:如寄存器设置、总线安排、运算器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关系等。 ③绘制指令流程图:标出每一条指令在什么时间、什么部件进行何种操作。 ④编排操作时间表:即根据指令流程图分解各操作为微操作,按时间段列出机器应进行的微操作。 ⑤列出微操作信号表达式,化简,电路实现。
控制器 - 定义 控制器(Control Unit),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件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设备。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设备。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中,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构成一条微指令。一般的微指令格式由操作控制和顺序控制两部分构成。操作控制部分用来发出管理和指挥全机工作的控制信号。其顺序控制部分用来决定产生下一个微指令的地址。事实上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由许多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这个微指令序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