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三极管基本作用是放大,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罢了。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β。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贴片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三极管还可以作电子开关,以及配合其 它电子元件还可以构成振荡器等在代换时,必须了解清楚原管子(或要求的管子)的性能(是通用三极管、是开关三极管等)、结构(如达林顿管、带阻贴片三极管、组合贴片三极管)或有特殊要求(如高反压、低噪声等)及—些主要参数然后从手册(或公司数据手册)找同一性能、功能、结构及参数相似的进行试验或代换,另外,要注意的是工作频率(是MF段、HF段、VHF段或UHF段等).选用的要满足工作频率的要求。
贴片三极管质量检测: (a)测量极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b)贴片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O的乘积。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的增大而IC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 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 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越大。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其实完全可以用更简单通俗易懂的描述来理解三极管工作原理,举个形象点的例子说一下 三极管的基极可以看成是水龙头的阀门,集电极可以看成是水箱,发射极可以看成是供水管。拿这个例子来理解三极管工作原理就简单形象的多。如果阀门不开,自然不会流出水来,这就好比基极没电压自然也不会有电流流出,阀门开启一点,流出来的水流就会大很多,当阀门继续开大使得水流流出时,即便再继续开大阀门,流出来的水流也不会增大。 阀门不开时的状态可以理解为三极管截止状态,水流随阀门的变化增大时理解为三极管的放大状态,水流不变阀门可以还可以继续往大开时可以理解为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