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2SC3356 R25 | |
品牌/商标: | GOOD-ARK | |
封装形式: | SOT-23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安装方式: | 贴片式 | |
包装方式: | 卷带编带包装 |
产品详细信息:
品牌:GOOD-ARK 型号:2SC3356 R25 种类:光敏
性能:高温 材料:复合膜 制作工艺:非线绕型
外形:圆盘形 标称阻值:3级管 温度系数:PTC
额定功率:10(W) 调节方式:固定 功率特性:大功率
频率特性:高频 营销方式:厂家直销 产品性质:新品
数字电路开关三极管的使用:
三极管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开关元件,要么工作在饱和区,要么工作在截止区,放大区只作为饱和到截止或者截止到饱和的瞬间过渡过程。三极管的开关条件及开关状态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基本的电路如图(1)所示。
设三极管临界饱和时,VCE=VCES、IC=ICS、IB=IBS,从图(1)电路可得(R1足够大):ICS=(VCC﹣VCES)/RC≈VCC/RCIBS=ICS/β≈VCC/(βRC)
在工作中,如果IB>IBS≈VCC/(βRC),则三极管一定饱和导通。临界饱和以前,IC=βIB。进入饱和以后,随着IB的增加,IC只略微增加,三极管基本上没有电流放大作用。所以,IB>IBS是判断管子是否饱和导通的条件。对硅管来说,饱和时,VBE≈0.7V,VCE=VCES≤0.3V。这如同开关的闭合状态。
对硅管来说,当VBE<0.5V时,三极管截止。这个电压是硅管发射结的死区电压,常被作为三极管的截止条件。此时,IB≈0、IC≈0,如同开关的断开状态。
产品信息: 类型: 其他IC 品牌:GOOD-ARK 型号: 2SD2150-R 封装: SOT-23 批号: 2012+ 关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最初,十几年前的初中,首次接触三极管就对“三极管有放大作用”中的“放大”二字吸引,反映就是很想为什么能放大?怎么放大的?具体过程怎么样?从那时候起开始翻查各式各样资料,想把“放大”原理弄清楚。为此,学了半导体制造,半导体物理,固态物理,电路设计等数门课程,结果如下: 1,所有资料要么从具体电路,用电流表量出三极电流大小,比较后给出结论,根据那电流关系得出“三极管能放大”的结论。显然这个结果是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并非是原因。 另个说明方法是从载流子运动过程:发射极发射,基区疏运和复合,集电结的吸收这么一个过程,用浓度梯度给出放大说明。这个结果也感觉不到“放大”过程,到底是怎么放大的,只是看到基极能控制少子的多少。 2,于是得出结论——三极管根本不具有放大作用,那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这么说呢,包括外国人!后来查看外国文献资料突然发现一个戏剧性的意外,才恍然大悟! 原来,外国人说“三极管有放大作用”的时候,在放大这个词上是...
产品信息: 工作温度范围:0(℃) 功耗:0 材料:锗(Ge) 是否进口:是 针脚数:0 正向平均电流,IF:0 反向浪涌电压,Vrrm:0 型号:2SD1664 产品类型:整流管 品牌:GOOD-ARK 封装:SOT-89 三极管的组合应用 A:设NPN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1,PNP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2,复合管基极流入电流ib,经NPN管放大后的集电极电流β1ib成为PNP管基极电流,再经PNP管放大后成复合管的ic=β2β1ib,所以复合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为β2β1,从极性来说,基极和集电极电流是流入,所以是NPN管。 B:设PNP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1,NPN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2,复合管基极流出电流ib,经PNP管放大后的集电极电流β1ib成为NPN管基极电流,再经NPN管放大后的发射极电流成复合管的ic=β2(1+β1ib),由于β1β2>>1,所以复合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近似为β2β1,从极性来说,基极和集电极电流是流出,所以是PNP管。 C:设PNP1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1,PNP2管电流放大倍数为β2,复合管基极流出电流ib,经PNP1管放大后的发射极电流β1(1+ib)成为PNP2管基极电流,再经PNP2管放大后的集电极电流加PNP1管的集电极电流成复合管的ic=β2β1(1+ib)+β1ib,由于β1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