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2SC1623 L6 300-400 | |
品牌/商标: | GOOD-ARK | |
封装形式: | SOT-23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安装方式: | 贴片式 | |
包装方式: | 卷带编带包装 |
产品详细信息
品牌/型号:HT(金誉)/2SC1623 L6 300-400应用范围:放大极性:NPN型击穿电压VCBO:2SC1623 L6 300-400(V)集电极允许电流ICM:S9013 J3 200-350(A)集电极耗散功率PCM:S9013 J3 200-350(W)截止频率fT:S9013 J3 200-350(MHz)封装形式:贴片型封装材料:玻璃封装材料:硅Si结构:点接触型
概述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顾名思义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并且不同型号各有不同的用途。三极管大都是塑料封装或金属封装,常见三极管的外观,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型。实际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电子制作中常用的三极管有90××系列,包括低频小功率硅管9013(NPN)、9012(PNP),低噪声管9014(NPN),高频小功率管9018(NPN)等。它们的型号一般都标在塑壳上,而样子都一样,都是TO-92标准封装。在老式的电子产品中还能见到3DG6(低频小功率硅管)、3AX31(低频小功率锗管)等,它们的型号也都印在金属的外壳上。我国生产的晶体管有一套命名规则,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应该了解三极管符号的含义。
产品详细信息: 2sb1132,采用表面帖装型 (SMD),低频或音频放大 (LF),输出极 (E)封装方式 应用范围:振荡 极性:PNP型 集电极允许电流ICM:2(A) 集电极耗散功率PCM:3(W) 截止频率fT:2(MHz) 安装:通孔 结构:点接触型 封装形式:贴片型 引脚数目:3 电流允许值:1A 极限工作电压:40V 工作频率:150MHZ 电流允许值:1A 工作温度:70°C 负载循环:96% 最小工作温度:0°C 用数字式万用表检测: 利用数字万用表不仅能判定晶体管的电极、测量管子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HFE,还可以鉴别硅管与锗管。由于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测试电流很小,所以不适用于检测晶体管,应使用二极管档或者HFE进行测试。 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OL”或“1”,若是PNP型三极管,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外一次显示溢出符号“OL”或“1”(视不同的数字万用表而定),则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此时应改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
详细信息: 品牌/型号:HT/2SA733P应用范围:放大极性:PNP型击穿电压VCBO:60(V)集电极允许电流ICM:0.1(A)集电极耗散功率PCM:1(W)截止频率fT:1(MHz)封装形式:贴片型封装材料:塑料封装材料:硅Si结构:平面型 dzsc/19/2343/19234314.jpg 三极管检测方法: 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 →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