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技术要求 3.1 额定值 直流额定电压为24,48,110,220V,线圈电阻见表1。 表 1 额定电压(V) | 线径(mm) | 电阻(Ω) | 220 | 0.06 | 24000 | 110 | 0.08 | 9750 | 48 | 0.12 | 1900 | 24 | 0.17 | 480 |
3.2 规格 继电器触点规格代号为 2000 (两动合)、0020 (两转换)、2200 (两动合、两动断) 、6000 (六动合) 、0600 (六动断) 、2400 (两动合、四动断)、0140 (一动断、四转换)、1040 (一动合、四转换)、5200 (五动合、两动断) 、2202 (两动合、两动断、两过渡转换)。 3.3 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 3.3.1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为额定电压的 30%~50%。 3.3.2 继电器的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12%。 3.4 动作时间与返回时间 3.4.1 当输入激励量为额定值时,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时间不大于 40ms;动断触点断开时间不大于30ms。 3.4.2 当激励量从额定值突然下降至零时, 继电器动合触点断开时间不大于 15ms;动断触点闭合时间不大于 20ms。 3.5 功率消耗 继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功率消耗不大于2.5W。 3.6 触点容量 在电压不大于 250V,电流不大于 0.5A 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 (τ=5ms±0.75ms) 中,继电器触点断开容量为 20W。在电压不大于 250V,电流不大于 1A 的交流电路 (cosφ=0.4±0.1)中,继电器触点断开容量为 100VA。 3.7 绝缘性能 3.7.1 绝缘电阻 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继电器各导电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不同电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 的测试仪器分别测定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300MΩ。 3.7.2 介质强度 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继电器各导电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线圈电路与触点电路之间,应能承受交流 2kV(有效值)试验电压,历时 1min 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3.8 重量 继电器重量约为 0.5kg。 4 安装及调试 4.1 继电器应安装在垂直平面上,其接触系统应处于水平位置。 4.2 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 4.3 当衔铁吸合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应可靠接触,并有超行程,动断触点应可靠断开,其触点间隙应不小于 0.5mm。 4.4 当衔铁释放后,继电器的动断触点应可靠接触,并有超行程,动合触点应可靠断开,其触点间隙应不小于 0.5mm。 4.5 在室温下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动作时间与返回时间,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是检定合格的,且精度应不低于 0.5级。测试时激励量应突然施加,测试结果应满足技术要求。 5 使用与维护 5.1 使用地点的振动和冲击的严酷等级不允许超过 1 级。 5.2 使用地点不得具有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不允许充满水蒸汽及有霉菌存在。 5.3 使用地点应具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 5.4 使用地点不允许有较强的外磁感应。 5.5 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触点表面会出现氧化膜或轻微的烧损而影响触点工作的可靠性,应定期对触点进行清理。清理时,用锋利的刀片刮去触点表面的氧化物,再用柔软的绸布沾上少量的汽油擦拭,不允许用砂纸或其他磨料清理触点。如烧损严重应及时用备件更换。 6 运输与贮存 6.1 每台继电器应当用防水纸或塑料制品包好,装于具有一定防震的盒内,随机文件和附件应放入盒中,包装盒上应标明继电器的型号、名称、规格及数量。 6.2 包装好的继电器应当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防雨、雪的室内。 6.3 需要运输的继电器还应装入干燥、牢固的外包装箱内。箱内应有防潮和减震措施,具有严酷等级为 1 级的振动、冲击和碰撞能力。 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并能防护雨、雪、风、沙不良天气的侵袭。 7 供应成套性 随继电器一起供应的有: a. 附件;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8 订货须知 订货时应指明: a. 产品型号、名称及规格; b. 订货数量; c. 交货地址。 1 用途 DZ―825E型中间继电器 (以下简称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电路中, 用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1.2 使用环境 1.2.1 环境温度:-25℃~40℃; 1.2.2 相对湿度:不超过90%; 1.2.3 大气压力:80 kPa~110kPa。 1.3 采用标准情况 产品参照采用IEC255-1-00《有或无电气继电器》及ZBK45020《电力系统保护、自动继电器及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等有关标准,并按Q/AJ1783组织生产。 2 结构及工作原理 继电器采用JCK―10A/5型壳体,具有凸出式后接线、凸出式前接线和嵌入式后接线三结构型式。凸出式后接线型式为JCK结构的基本型式,其外形及安装开孔尺寸见附录,背后端子接线图见图1。 继电器采用电磁原理,由电磁系统、触点组等部件构成。当继电器线圈输入一定的激励量时, 电磁系统产生电磁力,衔铁动作,使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断开。 dzsc/19/0311/19031153.jpg dzsc/19/0311/19031153.jpg 图1 背后端子接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