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类型:WA5D3 系列
产品型号:WA5-220S*D3
封装尺寸:39.0 x 25.0 x 22.00 mm
输出功率:5 W
输入电压:85-265Vac
输出电压:5,9,12,24,±5,±9,±12,±24Vdc
电源模块典型性能: 宽输入电压,交直流两用转换效率典型80% 输出短路、过流、过热保护,自恢复输入输出隔离电压2500Vac 宽工作温度范围:-25~65℃ 铝外壳 输出电压精度:主路±1%,辅路±3% 纹波及噪声(20MHz,标称输入电压):: Vo≤5.0V, ≤80mVp-p; Vo≥48V, ≤180mVp-p; Other, ≤120mVp-p 产品质保3年输出电压3.3-48VDC之间任意电压都可生产
常用模块电源基础知识问答:
1、模块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通过运行高频开关技术将输入的较高的交流电压(AC)转换为电子器件工作所需要的较低的直流电压(DC)。
2、模块电源如何进行工作流程?
答:当市电进入模块电源后,先经过扼流线圈和电容滤波去除高频杂波和干扰信号,然后经过整流和滤波得到高压直流电。接着通过开关电路把直流电转为高频脉动直流电,再送高频开关变压器降压。然后滤除高频交流部分,这样输出相对纯净的低压直流电。
3、什么是传导干扰?
答:传导干扰是用来衡量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电网发送电子干扰信号大小的一个概念。所有的电子产品在用电时都会对电网发出干扰信号,如果干扰信号过大,就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用电质量,从而干扰到其他电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大多数国家对电子产品的传导干扰指标都有一个硬性的规定,禁止传导干扰过大的产品生产、销售。
4、模块电源测试中比较重要的有哪些项目?
答:主要有交叉负载,浪涌,输入电压,纹波噪音,输出短路,过功率,转换效率,功率因数,响应时间,时序,噪音,传导辐射,漏电流,高低温测试等。
5、什么是模块电源转换效率?
答:由于模块电源在工作中,有部分电能转换成热量损耗掉了。因此,模块电源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损耗。转换效率就是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的百分比。1.3版电源要求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70%. 2.0版更是将推荐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
6、什么是PFC?
答: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通过CCC认证的模块电源,都必须增加PFC电路。位置在第二层滤波之后,全桥整流电路之前。PFC有两种,一种是无源PFC(也称被动式PFC),一种是有源PFC(也称主动式PFC)。
产品类型:KW1E 系列 产品型号:KW1-05D05E 封装尺寸:22.00 × 9.50 × 12.00mm 输出功率:1 W 输入电压:5(4.5-9),12(9-18),24(18-36) Vdc 输出电压:±5,±9,±12,±15,±24 Vdc 电源模块的均流的方法: 1.输出阻抗法,又叫下垂法、倾斜法、电压调整率法。是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内阻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个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的缺点是电压调整率差。 2.主从设置法,人为的在并联的模块中选一个主模块,别的模块的输出向这个模块靠拢。的问题是,如果主模块失效,那么整个电源系统都不能工作了。 3.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把各模块的电流采样放大后通过一个电阻连到公用的均流母线上,大家按照均流母线上的平均电压来实现调整完成均流。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可以实现精确均流,但如果均流母线发生短路,或者某个模块发生故障,母线电压下降会使各模块电压下调。 4.电流自动均流法,又叫自动主从均流、民主均流,在所有并联模块中,输出电流的那个模块自动成为主模块,其他模块的输出向这个电源模块靠拢。 5.还有其他很多方法,例如热应力自动均流、...
产品类型:SD15-20W(C1)系列 产品型号:SD20-18S*C1 封装尺寸:50.80 × 40.64 × 10.16mm 输出功率:20 W 输入电压:9-36Vdc 输出电压:5,12,24,±5,±12,±24Vdc 电源模块典型性能: 超宽输入电压4:1(:)转换效率典型85% 宽工作温度范围:-40~85℃ 输入与输出隔离电压:1500Vdc 输出短路、过流保护(自动恢复)铝外壳输出电压精度:主路±1%,辅路±3% 纹波及噪声(20MHz,标称输入电压):: Vo≤5.0V, ≤50mVp-p; Vo≥48V, ≤180mVp-p; Other, ≤100mVp-p 产品质保5年 输出电压5.0-48VDC之间任意电压都可生产 爱浦电子模块电源的安装注意事项与维护方法: (1) 打开包装后,应仔细核对各接线端子标识是否与随机所带的说明书相符,同时是否与订货合同约定的要求相符。如果不符,应立即与生产或销售单位联系,商讨处理办法。 (2) 作为安装的步,必须将模块电源的金属外壳可靠接地,以确保安全,但不可误将外壳接在零线上。 (3) 在安装完毕通电之前,应再次检查和核对各接线端子上的连线,确保输入和输出、交流和直流、单相和多相、正极和负极、电压值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