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 面议 | |
型号/规格: | DIP | |
品牌/商标: | 日精NISSEI | |
环保类别: | 无铅环保型 | |
安装方式: | 直插式 | |
包装方式: | 散装 | |
产品主要用途: | 普通/民用电子信息产品 | |
引出线类型: | 径向引线型 | |
特征: | 长方型 | |
标称容量范围: | 0.015 | |
额定电压范围: | 100 |
目前我国薄膜电容器用介质薄膜材料主要为聚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主要用于生产直流电容器,适用于电子集成度较高的电子产品;聚丙烯薄膜主要用于生产交流电容器,适用于电子、家电、通讯和电力电容器。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引进国外电容器用镀膜生产线30余条。目前,法拉电子在聚酯金属化薄膜领域处于国内地位,而本公司在聚丙烯金属化膜领域处于国内地位。本公司生产的聚丙烯金属化膜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准、客户服务能力方面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其中代表聚丙烯金属化膜发展方向的超薄型耐高温膜和金属化安全膜已经处于水平,在国内居于主导地位。
国内电容器用电子薄膜制造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期电容薄膜市场基本被以德国创斯普有限公司、法国波洛莱集团公司和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垄断。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江门新会电容薄膜厂(现为“江门市润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率先引进薄膜生产线,国内随即形成了“四厂五线”的竞争格局,总体产能规模为6,000吨/年,产品规格基本以厚度8μm以上为主,超薄膜和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信息产业、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不断加大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薄膜电容器行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引发了国内电容器用电子薄膜的第二次投资热潮,现已形成9家企业18条生产线的基本格局,综合产能规模约为3.7万吨/年,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以南洋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或技术水准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外企业,在满足国内高端市场对技术品质需求的同时已经开始批量出口国外。
薄膜电容器由于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因此是一种性能的电容器。它的主要等性如下: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而且介质损失很小。 通常的薄膜电容器其制法是将铝等金属箔当成电极和塑料薄膜重叠后卷绕在一起制成。但是另外薄膜电容器又有一种制造法,叫做金属化薄膜(Metallized Film),其制法是在塑料薄膜上以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以做为电极。薄膜电容器可分为直流薄膜电容器和交流薄膜电容器两大类:直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可分为通用类、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类、脉冲类和精密类四类;交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按功能分电动机启动运行、功率因素补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