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0℃~
根据国家规定,我厂从1987年起开始生产符合IEC国际标准分度号的铂铑30—铂铑6—铂铑10—铂、镍铬—镍硅、镍铬—铜镍、铜-铜镍、铁-铜镍等型式热电偶。
规格与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
◆温度测量范围和允许误差
热电偶类别 |
代号 |
分度号 |
测量范围℃ |
允许偏差△t ℃ |
铂铑30—铂铑6 |
WRR |
B |
0~800 |
± |
铂铑10—铂 |
WRP |
S |
0~1600 |
± |
镍铬-镍硅 |
WRN |
K |
0~1300 |
± |
镍铬-铜镍 |
WRE |
E |
0~800 |
± |
◆ 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t0.5表示
□型号表示
WR□-□□□
W |
温度仪表 |
R |
热电偶 |
□热电偶材料 |
R)铂铑30-铂铑6 |
P)铂铑10-铂 | |
N)镍铬-镍硅 | |
E)镍铬-铜镍 (镍铬-康铜) | |
□安装固定形式 |
1)无固定式装置式 |
2)固定螺纹式 | |
3)活动式法兰 | |
4)固定法兰式 | |
5)活动法兰角尺形式 | |
6)固定螺纹锥形 保护管式 | |
□ 接线盒形式 |
2)防溅式 |
3)防水式 | |
4)隔爆式 | |
□设计序号 |
0)ø |
1)ø | |
2)ø | |
3)ø |
◆热电偶公称压力
一般是指在室温情况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还与其结构形式,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等有关。
◆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
应不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8~10倍(特殊产品例外)。
◆热电偶绝缘电阻(常温)
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50V,测量常温绝缘电阻的大气条件为温度15~
即Rr.L≥100 MΩ。M L>
◆上限温度绝缘电阻
热电偶的上限温度绝缘电阻应不小于下表现定:
上限温度tm℃ |
试验温度t℃ |
电阻值MΩ |
100≤tm<300 |
t=tm |
10 |
300≤tm<500 |
t=tm |
2 |
500≤tm<850 |
t=tm |
0.5 |
850≤tm<1000 |
t=tm |
0.08 |
1000≤tm<1300 |
t=tm |
0.02 |
tm>1300 |
t=1300 |
0.02 |
◆工作原理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当测量端和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应温度值。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导体材质以及两端温差有关,和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装配式热电偶主要由接线盒、保护管、绝缘套管、接线端子、热电极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安装固定装置组成。 备注:关于本型号具体技术要求(如长度、螺纹或法兰接等)可与公司洽询。
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执行标准
IEC584
GB/T16839-1997
JB/T5582-1991
订货需知:
1.注明热电偶型号、分度号、使用温度。
2.热电偶保护管直径、长度。
3.紧固件、法兰装置,提供尺寸。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由测温探头(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和两线制固体电子单元组成。采用固体模块形式将测温探头直接安装在接线盒内,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变送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型两种类型。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是由基准单元、R/V转换单元、线性电路、反接保护、限流保护、V/I转换单元等组成。测温热电阻信号转换放大后,再由线性电路对温度与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补偿,经V/I转换电路后输出一个与被测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的恒流信号。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一般由基准源、冷端补偿、放大单元、线性化处理、V/I转换、断偶处理、反接保护、限流保护等电路单元组成。它是将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冷端补偿放大后,再帽由线性电路消除热电势与温度的非线性误差,放大转换为4~20mA电流输出信号。为防止热电偶测量中由于电偶断丝而使控温失效造成事故,变送器中还设有断电保护电路。当热电偶断丝或接解不良时,变送器会输出值(28mA)以使仪表切断电源。 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电子计算机等配套使用,输出4~20mA。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200℃~1300℃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 特点: ●二线制输出4~20mA,抗...
1,经过MVD处理的钨碳合金表面硬度达到洛氏HRC76(约为维氏1750,陶瓷等级)是普通不锈钢硬度的8 倍。普通耐磨材质硬度在HRC60以下。 2, 护套金属蠕变点高:1850~2050 ℃;熔点:2100 ℃,在高温燃烧1800 ℃以下不发生弯曲变形。 3,表面合金层与基材不锈钢生成一个整体,因此热膨胀系数和热脆性完全相同,不会在高温下发生开裂。 4,高温下生成的氧化物保护膜,有效防止了So2等气体的氧化腐蚀。 随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我国电力行业的普及,采用较理想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热电偶监控炉膛温度是当务之急。循环流化床锅炉测温控制点主要有: 1、硫化床主床 硫化床密相区(分布板处),温度范围0~1100℃,介质中含有煤粉煤块,并含有大量燃烧产生的H2S、SO2、NH3、CO2强腐蚀气体,流化状态的物料冲刷力很强。 硫化床稀相区,温度范围0~1100℃,在硫化状态下的物料具有很强的冲刷力且含腐蚀气体。 2、旋风筒分离器的出入口及回料器 温度范围0~900℃,入口处约25~27m/s的高速气流,且含颗粒介质,具有极强的冲刷力。 3、硫化床冷渣器 温度范围0~800℃,且含颗料及CO、CO2、SO2、H2S等腐蚀气体。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