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负离子测量仪
环境负离子测量仪IT-10的工作原理编辑空气负离子测试仪是针对所采样的空气(一般是由每秒400cm3的速度进入进气口,再由排气口排出的)进行测量。不论正离子或负离子(依照仪器所设定的极性)都是由这快速的空气流所带入仪器内部,而聚集于电荷收集片上。电荷收集板上所测量到的数量(于仪器确实接地,对地电阻大于10GΩ时所测得的电压),就是每秒钟所感应到的电荷量。
环境负离子测量仪IT-10测试仪技术指标
探测器 | 高性能GM离子探测器
|
测量范围 | 0-99,990个/cm3 |
测量精度 | <±15% |
测量模式 | Model 1 ,快速测量模式 探测器测量10秒钟,然后将测量值显示在LCD屏幕 Model 2 ,标准测量模式, 探测器测量20秒钟,然后将测量值显示在LCD屏幕 Model 3 ,精准测量模式 探测器以测量8次20秒钟的值,然后以平均值方式显示LCD屏幕,主要针对低浓度和不稳定的负离子产品,以求得更加精准的数据。 |
大屏幕LCD显示 | 采用4位LCD显示,超过9999个将显示X10倍率 |
数据存储 | 可存储最近28个测试数据,可在显示屏上查看被自动存储的数据,超过28个数据将循环覆盖。 |
自动关机功能 | 无操作15分钟自动关机功能,节约能耗 |
供电 | 通用9V干电池一块, |
尺寸 | 151X80X36mm |
重量 | 约0.35kg |
附件 | 便携皮套、说明书、9V电池 |
使用环境 | -20℃-60℃,5%-95%RH |
认证 | CE(EMC1674) |
定义
在物理学中的,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 电子组成,得到电子时显负电性,失去电子时显正电性,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在自然状态下,空气分子的极性呈中性,即不带电荷。但在宇宙射线、紫外线、微量元素辐射、雷击闪电等作用下,空气分子会失去一部分围绕原子核旋转的最外层电子,使空气发生电离。逃逸原子核束缚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当自由电子与其它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后,就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以上是自然现象中产生的负离子。随着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据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小粒径负离子。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空气离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粒径负离子(0.001-0.003um)、中粒径负离子(0.003-0.03um)、大粒径负离子(0.03-0.1um)3类;(1纳米=0.000000001米 1纳米=0.0000001厘米 1纳米=0.001微米)其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空气离子直径越小,其迁移速度就越快,迁移率与离子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离子迁移率是表达被测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离子运动速度与离子直径成反比,而离子迁移率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故离子迁移率与离子直径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