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保:一年
- 特点:测量精准
千分表测针是千分表(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精度可达 0.001mm)的关键部件,用于接触被测物体表面并传递位移量。以下从类型、特点、选用原则、维护要点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千分表测针的类型与特点
根据测针头部形状和功能,常见类型包括:
1. 平头测针
形状:头部为平面,边缘略倒圆。
特点:
接触面大:适用于测量平面或大曲率表面(如板材、齿轮端面),减少局部压力导致的变形误差。
稳定性高:平面接触不易打滑,适合需要稳定读数的场景。
应用场景:机械加工中的平面度测量、工件装配间隙检测等。
2. 尖头测针
形状:头部为尖锐圆锥体(尖端角度通常为 30°~60°)。
特点:
接触点小:可精准定位到被测物体的细微部位(如沟槽、小孔边缘、螺纹牙顶 / 牙底)。
易损伤:尖端易磨损或折断,需避免用力触碰坚硬表面。
应用场景:精密零件的尺寸测量(如孔径、槽宽)、齿轮齿面粗糙度检测等。
3. 球头测针
形状:头部为球形(材质多为红宝石、碳化钨或钢)。
特点:
圆弧接触:减少对被测表面的划伤,适用于软质材料(如铝、塑料)或易损表面。
通用性强:可测量曲面(如凸轮、轴承内圈)、圆弧半径等,接触点稳定且误差小。
应用场景:航空航天零件的曲面轮廓测量、非金属材料的精密检测。
4. 钩形测针
形状:头部为 L 形弯钩。
特点:
可深入结构内部:用于测量普通测针难以触及的部位(如凹槽底部、台阶内侧)。
需注意角度:测量时需确保弯钩与被测表面垂直,避免因角度偏差导致误差。
应用场景:模具型腔深度测量、机械零件内部孔径检测等。
二、千分表测针的选用原则
1. 根据被测表面特性选择
平面 / 硬表面:优先选平头测针,确保接触稳定。
曲面 / 软表面:选球头测针,减少表面损伤。
狭小空间 / 沟槽:选尖头或钩形测针,便于深入测量。
2. 根据测量精度需求选择
高精度测量:选用红宝石或碳化钨球头测针(硬度高、耐磨性好,如测量精密模具、航空零件)。
普通精度测量:可选钢制平头或尖头测针(成本低,适用于日常生产检测)。
3. 根据千分表型号匹配
不同品牌千分表的测针接口规格(如螺纹尺寸、安装孔径)可能不同,需确保测针与表头适配(如 M2、M3 螺纹接口)。
三、千分表测针的安装与使用要点
1. 安装步骤
清洁接口:用酒精棉擦拭测针安装部位和千分表表头接口,确保无油污或杂质。
对准旋紧:将测针对准表头接口,轻轻旋入并固定(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螺纹损坏)。
校准归零:安装后手动推动测针,检查表头指针是否灵活摆动,并用标准件(如量块)校准归零。
2. 使用注意事项
轻触被测表面:测针接触工件时应缓慢移动,避免冲击导致表头内部机构损坏或测针变形。
控制测量力:千分表测量力通常为 0.5~2N,过大的力会导致测针弯曲或被测件变形,需通过表头尾部的弹簧调节钮控制。
垂直测量:确保测针轴线与被测表面垂直,否则会因余弦误差导致测量值偏小(如测针倾斜 α 角,实际测量值 = 真实值 ×cosα)。
四、千分表测针的维护与保养
1. 日常清洁
测量后用软布擦拭测针表面,去除油污、铁屑等杂质;若接触腐蚀性液体,需用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清洗并擦干。
2. 定期检查
外观检查:观察测针头部是否有磨损、裂纹或变形(如球头测针表面划痕深度超过 0.005mm 需更换)。
精度校验:使用高精度量块或标准件定期校验测针测量值,若误差超过千分表精度范围(如 ±0.002mm),需校准或更换测针。
3. 存储要求
测针应存放在干燥、无尘的专用盒内,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长期不用时,可在接触部位涂抹少量防锈油(钢制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