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回转焙烧窑直径3m
二水磷酸铁干燥焙烧生产线技术方案
一、 工艺流程概述
本生产线核心由闪蒸干燥系统与回转窑焙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分别用于脱除二水磷酸铁(FePO?·2H?O)中的表面附着水和结构结晶水,*终得到无水磷酸铁(FePO?)。
闪蒸干燥阶段(去除表面水):
原理:利用高温高速热风作为湿、热载体,与湿物料进行瞬时质热交换。
过程:自然风经过滤、加热后,形成强劲的旋转热风,从闪蒸干燥机底部进入。同时,湿物料由进料系统加入,在底部高速旋转的粉碎机构作用下被充分打散,与热风充分接触,物料表面的水分在瞬间(数秒内)被蒸发。
分选与收集:干燥塔顶部的分选机构将未达干燥要求的较大颗粒物料截留,继续在塔内循环干燥;合格干燥的细粉则随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收集为半成品。废气由引风机排出。
回转窑焙烧阶段(脱除结晶水):
原理:在可控的升温程序及特定温度下,使二水磷酸铁发生脱水相变,转化为无水磷酸铁。
过程:闪蒸干燥后的半成品通过输送系统进入回转窑。窑体在传动装置驱动下缓慢旋转,使物料在窑内被均匀搅拌并向前输送。在天然气加热系统提供的稳定热源下,物料被逐渐加热至目标温度(通常为数百摄氏度),完成结晶水的脱除,形成稳定的无水磷酸铁产品。
后处理:煅烧后的高温物料经出料冷却螺旋系统降温后排出、包装。产生的工艺尾气则经由负压输送和尾气处理系统净化后达标排放。
二、 设备产能与规格(示例)
回转窑焙烧炉是生产线的产能瓶颈。
单台产能:1.5 - 3.0 万吨/年(无水磷酸铁)。
典型规格示例(以年产2万吨设备为例):
规格:直径Φ3.0米,长度30米。
主体材质:310S耐高温不锈钢。
设计耐温:≥800℃。
设备净重:约80吨。
三、 设备结构组成
系统名称 主要组成部分
闪蒸干燥系统 干燥机本体(含粉碎机构、分选器)、进料系统(螺旋给料机等)、热风炉及燃烧器、闪蒸鼓风机、引风机、旋风分离器、关风器、控制系统。
回转窑煅烧系统 窑本体(筒体、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天然气加热系统(燃烧器、管路、控制系统)、出料冷却螺旋系统、窑头/窑尾密封装置、负压输送系统、尾气处理系统(旋风、布袋除尘、洗涤塔等)、集中控制系统。
四、 核心技术要求
1. 闪蒸干燥系统技术要求
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连续、稳定运行,满足上游工序的供料节奏,保障全线生产连续性。
能效与热效率:优化热风炉设计和热风管路保温,提高热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如天然气消耗)。
产品一致性:通过控制热风温度、风量及粉碎机转速,确保出料水分均匀、细度可控,为后续焙烧提供质量稳定的半成品。
环保与安全:系统需密闭良好,引风机排风处应配置高效的除尘和消音设备,确保粉尘排放和噪音指标达标。
自动化程度:实现进料量、热风温度的自动连锁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操作精度和效率。
2. 回转窑煅烧系统技术要求
煅烧质量与均匀性:
温度控制精度:加热系统需具备的温度控制能力(通常±5℃以内),确保窑内温度场稳定,满足物料脱水相变的工艺曲线要求。
物料受热均匀:通过合理的窑内扬料板设计和适宜的转速控制,使物料在窑内不断被翻动、抛洒,实现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烧或生料。
能效与环保:
高效保温:窑体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和隔热层,**限度减少散热损失。
余热回收:可考虑将窑尾高温废气或产品冷却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预热助燃空气或前端干燥工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尾气达标:尾气处理系统必须高效可靠,确保粉尘、可能含有的酸性气体等污染物经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
自动化与智能化:
集成先进的DCS/PLC控制系统,实现对窑速、温度、压力、气氛等关键参数的集中监控、自动调节和连锁保护。
具备数据记录、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