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离子态蓄电池长寿添加剂(剂)工作原理
蓄电池在充放电工作中进行如下反应:
PbO2+2H2SO4+Pb→放电——充电←PbSO4+2H2O+ PbSO4
从反应结果看,正和负作功后,均生成铅。依照这一反应方程式建立的理论就是双盐化理论。为什么普通蓄电池放电电流越大,输出容量就越小?因为蓄电池在放电时两个板的铅形成是由表及里进行的,大电流放电初期,板很快形成一层铅结晶,阻碍向板深层扩散;随着放电的不断进行,板表层的铅进行重复结晶,生成的铅结晶体堵塞了物质微孔,电解液向板深层扩散,影响了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导致电池的容量不能充分释放。出现放电电流越大,容量越小的现象。不可逆铅和难溶性铅的产生会大幅度的电池内阻,尤其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有可能产生充电困难、电压升高、发热、阳泥化、热失控等不良后果。
目前生产的蓄电池由于受制造技术水平的限制,使用的只是稀释后的溶液做电解液,由于这种电解液离子动力不足,尤其是在放电时没有充分的动力扩散到板的深层(冬季更加严重),在板上会产生三种盐结晶:可逆铅、难溶铅和不可逆铅。蓄电池每充放电,就会产生1—5%的难溶铅和不可逆铅。这种恶性循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会不断延续下去,这就是铅酸蓄电池短命的根本原因。
蓄电池短命的原因清楚后,那么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技术手段来消除和阻止蓄电池的不可逆硫盐化的产生。
本发明的任务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经过10年之久的实验验证,发明人按照发明任务的目标要求合成了一种化合物+混合物,其性能是:(1)在任何情况下都须使处于高电离态,具有的扩散渗透能力;(2)在任何情况下都须让铅能够成为可溶性离子态;(3)无论在大电流放电还是自然放电态,蓄电池不允许产生不可逆铅。这种物质就是当今引发铅蓄电池的“纳米离子态蓄电池长寿添加剂”!
目前按现有工艺生产的任何一块蓄电池只要按比例添加离子态蓄电池长寿添加剂后就很难再出现不可逆盐化,因为:1、离子态添加剂阻止其放电时生成不可逆铅;2、离子态添加剂让获得了的离子动力进行渗透和扩散可以顺利的让PbSO4与Pb之间进行转换;3、在充电时,离子态添加剂令铅处于可溶离子态,让正负板的PbSO4顺利的转化成PbO2和Pb。
已经生成难溶性铅的蓄电池,加入离子态添加剂后均可恢复成可溶铅,但是不可逆铅(白色粉末)一般不能被转化。
石家庄赛博机电技术研究所 荣誉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