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温控器的类别及应用

类别:选购指南      出处:维库仪器仪表网      发布于:2018-12-25 16:53:43 | 1361 次阅读

    作为感知温度,控制温度,利用温度工作的一种小设备,温控器被广泛的运用在电气设备中,生活中例如热水器、电冰箱、空调等,小家电也常有;工业设备如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等等大型工业化电气设备中也常运用。


    温控器,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它是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温控器的分类和应用


    1)突跳式温控器:


    是一种将定温后的双金属片作为热敏感反应组件,当产品主件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双金属圆片上,达到动作温度设定时迅速动作,通过机构作用是触点断开或闭合;当温度下降到复位温度设定时,双金属片迅速回复原状,使触点闭合或断开,达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从而控制电路。


    该温控器具有多种优势:


    工作温度固定、动作可靠干脆、不拉弧、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不受无线干扰、结构精密、功能齐全。


    突跳式温控器的应用:


    家电类(饮水机、电热开水瓶、家用暖水袋、热水器、微波炉、电烤箱、电吹风、壁炉等)


    办公设备(覆被机、热熔机、激光打印机)


    汽车类(过热保护、座位加热器)


    其他电气设备及电机之各类电热器具中作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组件使用。


    2)液涨式温控器:当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使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银、二甲苯、甲醇醚、甘油、水、乙醇)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体积变化),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达到恒温目的。


    该温控器的优势是:


    液胀式温控器具有控温准确,稳定可靠,开停温差小,控制温控调节范围大,过载电流大等性能特点。液涨式温控器主要用于家电行业,电热设备,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用。


    液涨式温控器的应用:主要用于家电行业,电热设备,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用。


    3)压力式温控器:


    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关闭触头,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它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


    压力式温控器应用:压力式温控器适用于制冷器具(如电冰箱冰柜等)和制热器等场合。


    4)电子式温控器:


    电子式温度控制器(电阻式)是采用电阻感温的方法来测量的,一般采用白金丝、铜丝、钨丝以及热敏电阻等作为测温电阻,这些电阻各有其优确点。


    一般家用空调大都使用热敏电阻式。电子式温度控制器具有稳定,体积小的优点。


    电子式温控器应用:常用于暖通设计、空调设计中的功能实现。


    5)数字式温控器:又叫数字电子式温度控制器,是一种较电子式温控器更的温度检测控制器,可以对温度进行数字量化控制。温控器一般采用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作为温度检测元件,它的原理是:


    将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设计到相应电路中,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压电流改变,再通过微控制器对改变的电压电流进行检测、量化显示出来,并做相应的控制。数字温度控制器具有度高、灵敏度好、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


    数字式温控器应用:


    目前,数字式温控器的范围极广,特别是在取暖设备中,是智能温控器的必选产品。


    由于温控器在使用中的特殊性,目前,国家专门出台了温控器技术规范标准:在温控器的众多技术指标当中,寿命是衡量温控器产品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家电标准规定,温控器的寿命至少为10000次,部分家电,如电冰箱产品当中控制电动机-压缩机的温控器,充液式散热器中的一些温控器寿命要求至少为100000次。家用温控器对应的标准GB14536.10-2008/IEC60730-2-9:2004对温控器的寿命试验做了详细的规定。

标签: 温控器

相关技术资料

全年技术资料征稿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仪器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仪器仪表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仪器仪表网,http://www.hi171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